![]() |
品牌 | * |
货号 | HI-121 |
用途 | 塑胶制品 |
特性级别 | 标准级||| |
牌号 | HI-121 |
型号 | HI-121 |
加工级别 | 注塑级||| |
品名 | * |
外形尺寸 | 25KG |
用途级别 | 通用级||| |
生产企业 | * |
是否进口 | 是 |
* HI-121 *
生产企业:*化学
规格用途
规格级别 | 抗撞击性,高 注射成型 | 外观颜色 | |
该料用途 | 电气/电子应用领域 | ||
备注说明 |
技术参数
性能项目 | 试验条件[状态] | 测试方法 | 测试数据 | 数据单位 | |
物理性能 | 比重 | ASTMD792 | 1.04 | g/cm3 | |
物理性能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220°C/10.0kg) | ASTMD1238 | 21 | g/10min | |
物理性能 | 收缩率-流动 | ASTMD955 | 0.40到0.70 | % | |
物理性能 | DimensionalStability | ASTMD1042 | 0.0 | % | |
硬度 | 洛氏硬度(R级) | ASTMD785 | 108 | ||
机械性能 | 拉伸模量1(3.20mm) | ASTMD638 | 2080 | MPa | |
机械性能 | 抗张强度2(屈服,3.20mm) | ASTMD638 | 45.1 | MPa | |
机械性能 | 伸长率3(断裂,3.20mm) | ASTMD638 | 40 | % | |
机械性能 | 弯曲模量4(3.20mm) | ASTMD790 | 2450 | MPa | |
机械性能 | 弯曲强度5(屈服,3.20mm) | ASTMD790 | 72.6 | MPa | |
冲击性能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30°C,3.20mm | ASTMD256 | 130 | J/m |
冲击性能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30°C,6.40mm | ASTMD256 | 130 | J/m |
冲击性能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23°C,3.20mm | ASTMD256 | 340 | J/m |
冲击性能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23°C,6.40mm | ASTMD256 | 310 | J/m |
热性能 | 载荷下热变形温度 | 0.45MPa,未退火,6.40mm | ASTMD648 | 91.0 | °C |
热性能 | 载荷下热变形温度 | 1.8MPa,未退火,6.40mm | ASTMD648 | 87.0 | °C |
热性能 | 维卡软化温度 | ASTMD15256 | 93.0 | °C | |
热性能 | RTIElec | 1.50mm | UL746 | 95.0 | °C |
热性能 | RTIElec | 3.00mm | UL746 | 100 | °C |
热性能 | RTIImp | 1.50mm | UL746 | 95.0 | °C |
热性能 | RTIImp | 3.00mm | UL746 | 100 | °C |
热性能 | RTI | 1.50mm | UL746 | 95.0 | °C |
热性能 | RTI | 3.00mm | UL746 | 100 | °C |
电气性能 | 体积电阻率 | ASTMD257 | 1.0E+15 | ohms·cm | |
电气性能 | 介电强度 | ASTMD149 | 27 | kV/mm | |
电气性能 | 耐电弧性 | ASTMD495 | PLC6 | ||
电气性能 | 相比耐漏电起痕指数(CTI) | UL746 | PLC0 | ||
电气性能 | 高电弧燃烧指数(HAI) | 1.50mm | UL746 | PLC0 | |
电气性能 | 高电弧燃烧指数(HAI) | 3.00mm | UL746 | PLC1 | |
电气性能 | 高电压电弧起痕速率(HVTR) | UL746 | PLC2 | ||
电气性能 | 热丝引燃(HWI) | 1.50mm | UL746 | PLC3 | |
电气性能 | 热丝引燃(HWI) | 3.00mm | UL746 | PLC3 | |
可燃性 | UL阻燃等级 | 1.50mm | UL94 | HB | |
可燃性 | UL阻燃等级 | 3.00mm | UL94 | HB |
塑料*表面预处理
为了提高涂料在塑料表面的附着力和改善塑料外观,涂装前必须对塑料表面进行预处理。
(1 )退火
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开裂。可采用退火处理或整面处理,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是把*塑料成型件加热到热变形温度以下,即60℃,保温2h。为了减少设备投资,可采用整面处理来改善表面状况。整面处理配方及工艺如表1所列。
表1 整面处理配方及工艺
项目 工艺参数
丙酮/份 1
水/份 3
温度/℃ 室温
处理时间/min 15—20
(2) 除油
*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层产生龟裂、起泡和脱落。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对*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工艺配方如表2所列。
表2 除油工艺配方及工艺
项 目 工艺参数
氢氧化钠(S/L) 50~70
磷酸钠(S/L) 20~30
碳酸钠(S/L) 10~20
表面活性剂(S/L) 5~10
温度/℃ 50~60
处理时间/min 10~15
化学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面残留碱液,并用纯水*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
* HI-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