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 | 东丽 |
货号 | 884 X01 |
用途 | 塑胶制品 |
特性级别 | 标准级||| |
牌号 | 884 X01 |
型号 | 884 X01 |
加工级别 | 注塑级||| |
品名 | * |
外形尺寸 | 25KG |
用途级别 | 通用级|||电动工具配件||| |
生产企业 | 东丽 |
是否进口 | 是 |
* 884 X01 东丽
生产企业:东丽
规格用途
规格级别 | 外观颜色 | ||
该料用途 | |||
备注说明 |
技术参数
性能项目 | 试验条件[状态] | 测试方法 | 测试数据 | 数据单位 | |
物理性能 | 比重 | ASTMD792 | 1.15 | g/cm3 | |
物理性能 | 密度 | ISO1183 | 1.16 | g/cm3 | |
物理性能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200°C/5.0kg) | ISO1133 | 5.0 | g/10min | |
物理性能 | 收缩率-流动 | ASTMD955 | 0.40to0.70 | % | |
机械性能 | 拉伸模量 | ISO527-2/1 | 2700 | MPa | |
机械性能 | 抗张强度2(屈服) | ASTMD638 | 45.0 | MPa | |
机械性能 | 拉伸应力(屈服) | ISO527-2/50 | 49.0 | MPa | |
机械性能 | 伸长率2(断裂) | ASTMD638 | >5.0 | % | |
机械性能 | 拉伸应变(断裂) | ISO527-2/50 | >5.0 | % | |
机械性能 | 弯曲模量3 | ASTMD790 | 2310 | MPa | |
机械性能 | 弯曲强度3 | ASTMD790 | 68.0 | MPa | |
机械性能 | 弯曲应力4 | ISO178 | 70.0 | MPa | |
冲击性能 |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C) | ISO179/1eA | 14 | kJ/m2 | |
冲击性能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23°C,3.20mm | ASTMD256 | 250 | J/m |
冲击性能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23°C,12.7mm | ASTMD256 | 160 | J/m |
硬度 | 洛氏硬度(R级) | ASTMD785 | 104 | ||
热性能 | 载荷下热变形温度(1.8MPa,未退火,6.40mm) | ASTMD648 | 76.0 | °C | |
热性能 | 热变形温度(1.8MPa,未退火) | ISO75-2/A | 70.0 | °C | |
可燃性 | UL阻燃等级 | 0.75mm | UL94 | V-2 | |
可燃性 | UL阻燃等级 | 1.5mm | UL94 | V-0 | |
可燃性 | UL阻燃等级 | 2.5mm | UL94 | 5VA |
目前*树脂的阻燃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在合成中添加反应型阻燃剂作为第四单体进行聚合,其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不易控制。
● 加入具有阻燃性且与*有一定相容性的聚合物,如PVC、CPE等。
● 添加阻燃剂。添加的阻燃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其中含卤有机类的阻燃剂阻燃效果好,但存在燃烧时发黑烟和耐候性差的缺点。无机的阻燃剂主要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这类阻燃剂只有大量添加才能达到一定的阻燃效果,但会使*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恶化。
● 复合方法。即将上述第2、3种方法结合起来,对*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消烟性能进行综合的研究,从而得到较为理想的阻燃
原料物性描述:
*树脂是大宗通用树脂,经过改性加添加剂或合金等方法提高性能后的*属工程塑料,*合金产量大,种类多,应用广,是主要改性塑料*为浅黄色粒状或珠状不透明树脂,无毒无味吸水率低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如优良的电性能耐磨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和表面光泽等,*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韧性和阻燃性,用于建材,汽车和电子工业,如做电视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外壳和电话机*/*合金中*贡献耐热性韧性冲击强度强度阻燃性*优点为良好加工性表观质量和低密度,以汽车工业零部件为应用重点.。
*合金材料。
*的“阻燃添加剂”
对*塑料具有较好阻燃作用的主要有磷系、卤系有机物及某些无机化合物,其中无机阻燃剂在*中添加量需要达到 40%以上才有较明显的效果,同时由于其添加量大,因此会严重损害*的物理力学性能。而磷系阻燃剂品种、数量较少,且多数又为液体和低熔点化合物,不适用于*的造粒加工工艺。因此,当前对于*的阻燃体系主要采用卤系阻燃剂,其中阻燃效果*的为含溴有机化合物,如十溴联苯醚 (DBDPO)、四溴双酚A等。
聚氯乙烯和CPE由于其与*良好的相容性和高含氯量,因而既是*的一种高效阻燃剂,又可作为*的共混改性组份。用它还可以降低小分子阻燃剂对*的力学损失,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热稳定性差的缺点。研究表明,十溴联苯醚和Sb2O3共同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当DBDPO/Sb2O3为 2∶ 1时,阻燃效率*,氧指数*。其阻燃机理为:卤素阻燃剂分解产生的卤化氢气体是不燃性气体,有稀释作用,且卤化氢能够抑制高聚物燃烧的连锁反应,同时加入辅助阻燃剂Sb2O3与HBr反应得SbBr3相对密度很大,覆盖于聚合物表面。另外,生成的SbBr3 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气相中,起到隔绝空气和热的作用。
* 884 X01 东丽